把握供应链的稳定流转和价值输出,往往对于企业主而言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情。这篇内容我们也先重点跟大家聊一聊供应商管理和如何搭建SRM!
“供应商管理”的本质是企业主之间的价值交换,包含服务价值/技术能力/人力资源/商品原材料采购/等多层面的合作协同关系。场景不同应用到的供应商服务同样不同,一个项目往往存在多个供应商协同组成业务中枢供应链。
把握供应链的稳定流转和价值输出,往往对于企业主而言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情。纵看全球把供应链玩的最溜的,应该算是苹果了。
我们先弱化概念,暂且先把供应商看作一个用户,我们在做用户运营时会通过系统化管理,精细化策略,分层模型等来搭建CRM用户体系。
供应商同理对待,我们会通过供应商服务能力,价值体现,团队协作,业务上下游联动来搭建SRM(SupplierRelationship Management)体系,正如CRM是用来管理用户和改善用户关系一样,SRM是用来管理上游的供应商和改善维护其关系的。
这篇内容我们也先重点跟大家聊一聊供应商管理和如何搭建SRM!
一、供应商协同流程
供应商管理说直白一些就是资源化合作伙伴,ROI最大化产出价值,坚守QCDS原则稳定输出。
二、SRM流程化标准体系
SRM在基于协同流程管理下,我们还额外需要标准化体系,系统流程可以让我们清楚业务合作规范,标准化体系可以让我们清楚如何把握好双方立场和成长点
(1)建立供应商阶段性权重评估体系
业务初期我们和代运营合作,我们的框架协议保持短中期合作模式,一方面是不断评估目前该模式反馈的数据效果和协同效果,若效果不佳,则会回顾合作条款,重新制定合作流程.
1个月或者3个月阶段性的按权重进行打分评估(例如:业务数据60%+配合程度10%+团队协同25%+增值服务5%)。
(2)建立信息透明化体系
数据对于企业往往是敏感且隐私,在和供应商合作过程,必要数据字段我们通常会脱敏处理分享,并合理规避敏感数据。提供供应商分析基础和策略调整。(例如:我们会把平台数据筛选过滤字段,保留比例化数据,去除绝对值数据)
(3)建立网格化项目管理体系
N个团队之间的合作势必会牵涉到不同领域的合作,也会处理无数个业务分支需求,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建立网格化项目管理架构,两个团队从PM到执行专员,每一个领域都提供专项专人对接,PM牵头协调,确保任何一个细节可以落地到对的人身上。
(4)建立全面、具体、客观原则
建立和使用一个全面的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供应商做出全面、具体、客观的评价。综合考虑供应商的业绩、人力投入、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技术开发、用户满意度、交货协议等方面可能影响供应链合作关系。
供应商是业务组合的核心环节,提供业务发展能力是我们企业主和供应商直接的商业行为,提供建立双方持续化的商业模式是我们的责任,提供培养供应商不断发展更是我们做为一个大企业应该有的姿态!
谢谢您的阅读,感恩万分!
作者:leon;公众号:Leon运营笔记,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本文由 @leo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