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标题常有,“10万+”不常有,2019年谁还在学新媒体?

码人网mrw.so缩短网址文章图片

馒头商学院、三节课、插座学院的公众号界面

新媒体人才和课程的稀缺性,让三家开路者一下子火爆起来,借助早期的流量红利,如今馒头商学院、插座学院、三节课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三者发展路径相似——从线下凝聚种子用户,经过线上线下联动,个人与企业同步推进,逐步搭建成熟的课程培训体系。

随红利而来的,是市场上涌现出大大小小新媒体培训机构,很多综合性知识付费平台也都竞相推出了新媒体课程。此外,各类自媒体也不甘示弱,称自己为“最会写职场的金融大叔”的自媒体人Spenser(陈立飞),在通过号称公众号月入百万后,开设了自己的线上写作课。

码人网mrw.so缩短网址文章图片

微信搜索结果

在今天,微信搜索关键词“新媒体课程”“新媒体训练营”,依然能看到各类公众号最新推出的培训项目。

新媒体培训行业进入到第五年,已经完成了从蓝海到红海的转变。 

谁还在坚持学新媒体?

作为新媒体培训行业的先锋之一,馒头商学院方面表示,从 2016 年起,公司已连续盈利三年,仅新媒体专业培养的高质量的学员达到约为 3 万人。

据公开资料,三节课 2017 年的营收突破一千万,插座学院的营收情况未知,据该公司官网的最新数据,目前累计服务超过 30 万在线学员和 15000 家企业客户。

和知识付费大行业的情况一样,目前新媒体培训行业的增长已放缓,用户面对铺天盖地的“爆款”“涨粉”“ 10 万+”逐渐趋于理性,课程不能提供新的内容,用户开始出现审美疲劳。

李长安是一位学习新媒体超过 2 年的用户。 2016 年,他在一家报社的新媒体部门实习,报名了插座学院的新媒体课程,学习“怎么给文章排版、怎么取标题、找选题”。

“当时插座学院有几个比较有名气的大咖,课也确实还可以。但现在的课程已经不如当时那么火了。”这是李长安的直观感受。

资料显示,插座学院在 2016 年获得真格基金和新榜的 700 多万元Pre-A轮融资,此后没有传出新的融资消息。

在今年 5 月完成了1. 3 亿元B轮融资的三节课,虽然有后来居上的架势,但在新媒体课程品类的用户增长上也遇到了一定的瓶颈。

码人网mrw.so缩短网址文章图片

从上至下依次为馒头商学院、三节课、插座学院最新融资信息

李长安在去年报名了三节课的新媒体P1 系列课程。今年年初,P1 系列的课程助教刚好缺人,他作为内测班的优秀学员,申请成为了第三期的助教。

“第三期学员特别多,我一个人就负责了二十七个学员,而且都特别活跃。我记得这一期的第一次作业大概交了十七八份,我周日在家批得天昏地暗。到第七期的时候,一个助教只用带十多个学员。”

李长安还告诉刺猬公社,现在不仅学员少了,学员的质量也有所下滑。“我遇到几个学员,他们自己是卖产品的,报了课之后也不听,就把群里每个人加一遍,发广告做推销。因为只要能卖出个 2 到 3 单,靠提成就能把学费赚回来。”

对于“增长难”的困境,院院表示馒头商学院的现状还比较稳定,“我们基于微信生态的新媒体课程,线上一期报名人数始终维持在两三百人,只是说二、三线的用户越来越多。”

个人端的需求在下沉,企业端同样在下沉,馒头商学院服务的企业覆盖了更多像兰州、贵阳等二、三线城市。“我的感受是,因为一线城市有很多学习机会,人们也会更加积极地自主学习。大趋势就是B和C端的用户都在向二三线城市下沉。

二三线城市互联网资源明显弱于一线城市,李长安提到的“学员质量下降”,一定程度上和用户下沉有关。

曾在千聊大学担任讲师负责人的邓成婷注意到新媒体课程用户的另一个转变。

她告诉刺猬公社,以新媒体写作方向课程为例,它现在的主要受众之一是妈妈群体,而最早学习这类课程的主力更多是自由职业者、新媒体从业人员等人群, 99 元定价的课程销量往往在万单以上。

随着社交电商、分销、微商等形式的兴起,妈妈群体的购买力逐渐被新媒体培训者重视起来,社群运营、朋友圈运营、文案写作等领域的课程也逐渐拓展开来。

“当前知识付费平台普通C端用户比较多,其中女性用户占60%~70%以上,妈妈占比很高。”邓成婷分析说,“这部分妈妈正处在职业转换期,也比较闲,家庭经济压力也比较大,加上新媒体副业赚钱的成本、入门门槛比较低,平台买课的妈妈很多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开拓另一个收入方式,或者当做一种技能来培养。”

邓成婷现在是橙糖文化的创始人,曾服务数十家知识付费垂直企业,帮助其搭建线上知识付费及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运营体系。

新媒体方向课程仍然是她关注的重点,“除了当前课程数据不错之外,其实是看到了当前互联网信息传递模式的改变,让每个人都需要学习新媒体来帮助自己打造品牌,用新媒体的方式对外发声。这个需求是普适性的,也相对刚需。”